婆婆帶娃當面總會說這3句話,尤其最后一句傷孩子心,還不和你親
夏莉的孩子現(xiàn)在已經三歲了。夏莉懷孕時,她的婆婆就過來照顧她,一直照顧到孩子出生。后來,夏莉坐完月子后需要上班,無人照顧孩子,因此婆婆只能留下來幫忙照看孩子。一開始,夏莉覺得婆婆照顧孩子的表現(xiàn)還不錯,也能很好地進行科學育兒,沒有出現(xiàn)一些老人的一些負面狀況,如網絡上流傳的情況。

圖片來源:廈門悅龍宮母嬰護理中心
然而,最近夏莉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和寶寶之間的親密關系變得疏遠了。就在平時的周末休息日,夏莉想和孩子一起出去玩,但孩子卻堅決不愿意和媽媽在一起,只想要奶奶陪伴。這讓夏莉感到有些傷心,她覺得自己沒有好好陪伴孩子。但某天突然聽到婆婆和兒子說了一句話,她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原因。婆婆對兒子說,“我媽媽真是太小氣了,你就去奶奶那里吃吧。”如果你的公婆經常使用以下這幾個詞語,那么就需要引起注意,孩子很可能對你產生疏遠感了。媽媽很吝嗇。對于媽媽來說,對孩子的要求自然會更高一些,例如嚴格控制寶寶糖的攝入量,希望培養(yǎng)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。但是,如果家中有一個嬌縱孩子的奶奶,這就成為了一個阻礙。我們常說隔輩親,老人對孩子的溺愛是沒有原則的。有時媽媽不允許孩子吃糖,奶奶會偷偷給孩子,甚至說‘媽媽太小氣了,奶奶才好’。時間一久,孩子自然認為奶奶才是最好的。你為什么要和一個小孩子爭論呢"這是每個當奶奶的老人都會說的話。有時候孩子調皮搗蛋,父母想要批評教育一下,剛說了幾句,老人就心疼地站出來保護孩子,說"他還是個孩子,等他長大了再教育吧"。但是等到孩子長大后再教育就來不及了。因此,當媽媽面臨這種情況時,不能妥協(xié),還應該繼續(xù)教育。你的媽媽完全不理睬你。將孩子交托給年邁的長輩或保姆照顧,實際上是每個母親不得已的選擇。因為自己需要工作、賺錢,也是為了給孩子創(chuàng)造更好的經濟條件。然而,有些長輩在照顧孩子時,可能因為孩子調皮搗蛋而感到煩惱。這時說出的話可能會比較嚴厲,比如說"你媽媽都不管你,你還不聽話",或者可能被當作玩笑說出。無論出于何種心理,這種話語都會傷害孩子的心靈,讓孩子覺得媽媽不愛自己。

圖片來源:寧波美月軒月子中心(余姚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