伴郎伴娘必須未婚嗎 伴郎伴娘的由來
在成為伴郎或伴娘之前,是否必須是單身和未婚的呢?在中西方國家,是不是只有未婚男女才能擔任伴郎或伴娘呢?本文將向您介紹伴郎伴娘的起源和作用,以及擔任伴郎伴娘時需要注意的事項。

圖片來源:北京壹愛創意婚禮策劃

圖片來源:北京壹愛創意婚禮策劃
伴郎和伴娘是婚禮上的重要角色,起源于西方傳統。伴郎是新郎的好友或家庭成員,伴娘是新娘的閨蜜或姐妹團成員。在婚禮中,他們共同承擔許多職責,包括協助新人排練婚禮、為他們準備禮物和幫助照顧嘉賓等。此外,伴郎和伴娘還需在婚禮上獻上自己的演講,向新人表示祝福與感激,為浪漫的婚禮錦上添花。

圖片來源:北京LEVEL婚禮定制
從周代開始,人們就通過婚姻來聯合。當時,家庭的主要目的是維持社會穩定。伴娘這個角色也從那時開始出現,因為伴娘是必須對新娘有幫助的角色,所以在其中起著一定的作用。在傳統習俗中,伴娘被稱為“喜娘”,她們主要為結婚的人祈求幸福。在北京的舊社會中,伴娘還有一個別名叫做“迎親太太”。而且,這個“迎親太太”必須已經結婚并且具備合法的兒女和公婆。因為人們認為,這樣的人扮演伴娘會給要結婚的人帶來幸福。
“喜娘”的職責相對繁瑣。除了要伴侶和照顧新娘,她還要在婚禮前一天幫助新郎的母親打扮。當迎親的日子到來時,“喜娘”必須陪伴新娘并一直到婚禮結束后帶領新人進入洞房。在舊社會,通常需要兩個“喜娘”,而且她們必須外貌出眾和口齒伶俐。若“喜娘”能言善辯,則能更好地調節婚禮氛圍。另外,在選擇伴郎方面相對簡單,只需要一位伴郎陪同新郎即可。
中西方對于“伴郎”“伴娘”的定義有所不同,同時關于他們是否必須未婚也有所區別。
由于中國傳統習俗的影響,許多農村地區仍然使用"喜娘"這一方法來選擇伴娘。當然,隨著社會的發展,這個方法也有一些變化,即增加了幾位年輕的未婚姑娘。她們通常是作為"喜娘"的助手,因為伴娘的數量增加,所以現在也會安排伴娘分工,有的負責陪伴新娘,有的負責為新娘化妝打扮。然而,最后引導新娘進入新房的任務仍然由"喜娘"來負責。
在西方的婚禮中,大多數是在教堂舉行的,因為教堂被視為神圣和莊嚴的地方。因此,只有未婚的單身男女才能擔任伴郎或伴娘的角色,已婚的人不行,離婚的更不行。西方教堂的走廊通常很長,所以選擇伴娘和伴郎的數量通常是相同的,這樣伴郎和伴娘站在新娘和新郎的身旁會更美觀。
注意事項:擔任伴郎或伴娘時需要遵循以下幾點:1、禮儀規矩:要著裝整齊,遵守場合的禮儀規矩。2、期望值:作為新人的好友,要對新人意愿保持耐心和理解。3、協助:幫助新人處理婚禮前的瑣事和照顧新人和嘉賓的需求。4、主動性:有始有終地執行伴郎或伴娘的責任。5、緊張的狀態:必要時退到后臺處理問題,保持鎮定。6、準備工作:準備好紅包和禮物,為新人提供必要的幫助。
在婚禮中,“伴郎”和“伴娘”的穿著和化妝也是非常重要的。他們需要選擇與新娘和新郎相配的服裝和妝容,具體取決于婚禮的主題和形式。在選擇服裝顏色時,最好選擇純凈、素雅的顏色。當然,禮服的選擇也可以根據婚禮的性格和場地進行相應的調整。